今天,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日子。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科技创新高地的独特魅力向世界展示其辉煌成就。
【城市庆典,科技之光闪耀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45周年纪念日。全市地标建筑点亮庆祝标语,“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赓续特区精神,锐意改革开放”等主题灯光秀闪耀夜空。
今年5月,GAIE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这是全国首个专业人工智能终端展,以“智联万物·端启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众多终端头部企业,展示了人工智能终端领域的最新成果。
【深圳AI实力,从追赶未来到定义未来】
深圳已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高地。2024年,深圳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增加值达747.53亿元,同比增长12.7%。
截至目前,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2600余家,同比增长近10%,其中独角兽企业6家。
深圳在机器人领域同样表现出色。2023年,深圳以1797亿元的机器人行业产值高居全国榜首;2024年,机器人企业数量已突破7.4万家,产业链总产值首次站上2000亿元新台阶。
这座城市以全栈式人工智能生态链为核心,构建了从芯片设计、算法开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
【产业基金赋能,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深圳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于GAIE展会现场发布了“深圳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及“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
深圳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50亿元,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手机、AIPC、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等。
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重点投向算法模型、AI+行业应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具身机器人本体等。
两支人工智能产业子基金的发布,体现了深圳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决心和信心,积极回应产业对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胆资本的期待。
-----------------
从华强北的柜台后可折叠的柔性显示屏、石墨烯传感薄膜、脑机接口原型机,到福田区率先部署的70名“AI数智员工”,再到深圳全市域统一时空信息平台(CIM平台)1.0版正式投入运行。
深圳已不再满足于做创新的“高地”,更要成为“高峰”,迈向全球创新城市第一方阵。在特区建立45周年的历史时刻,这座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精神,迎接智能新时代的到来。
(图片来源:深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