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企业主要的三种收费模式——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 分类:展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19 10:1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在云HIS(医院信息系统)或云PACS(影响档案和通信系统)中嵌入人工智能医学图像,打包出售给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影像资料诊断服务,按诊断次数收费,相当于与各级医疗机构合作,由其分拆。
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企业主要的三种收费模式——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概要描述】在云HIS(医院信息系统)或云PACS(影响档案和通信系统)中嵌入人工智能医学图像,打包出售给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影像资料诊断服务,按诊断次数收费,相当于与各级医疗机构合作,由其分拆。
- 分类:展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19 10:11
- 访问量:
1.在云HIS(医院信息系统)或云PACS(影响档案和通信系统)中嵌入人工智能医学图像,打包出售给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影像资料诊断服务,按诊断次数收费,相当于与各级医疗机构合作,由其分拆。因为现阶段人工智能产品商业化面临的产品功能还没有完全解决客户痛点,医院客户更多使用免费的人工智能,结合云服务可以把人工智能作为收费模块。
二是与各层次的大型医院、体检中心、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等机构合作,以软件服务的形式,单独提供人工智能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收取软件服务费深圳人工智能协会。它的优点是与云服务相比,软件开发的形式更加符合各级医疗机构的采购习惯。
3.与影像设备供应商合作,提供具有人工智能功能的医疗影像设备,收取一定的分成,这种形式较难提供全片拍摄、阅片智能解决方案,需要重新申报NMPA批准认证,落地较少。
第五,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业的竞争格局
一、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产品同质化严重,多集中于肺结节及眼科
据动脉网数据库统计,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的企业已达89家,从影像辅助决策应用的分布来看,72%的企业涉及肺结节,53%涉及眼科,成为影像检查应用最多的两个场景。其主要原因是CT图像清晰度和检查次数的提高。同一批人群的眼底筛查,仅糖尿病人群就超过3亿,而且眼底照相机普及率很高,基层医疗机构基本都配备了。此外,两者的数据量大,标注困难,进入门槛低,最容易出货。许多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企业纷纷推出肺结节、眼底筛查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但真正能进入医院获取利润的却很少。
2.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企业类型分为三个类别
人工智能医疗影像技术的竞争对手很多,但还没有出现占据绝对优势的龙头企业。其中包括谷歌、阿里、腾讯、GE等巨头,还有依图科技、连心医疗、脉流科技等人工智能医疗创新企业的代表。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企业的布局主要有三类:
首先是设备型企业。国际上,这类企业的代表有三巨头GPS(GE,Philips,Siemens),瓦里安,医科达等,而国内则有联影,迈瑞等。它主要以设备类产品为主,依靠医学影像设备或影像管理系统进入医疗机构,既可以获得数据,又可以产生一定的收入。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依靠公司的其他收入支持人工智能业务。
其次是互联网科技巨头,例如谷歌,微软,阿里,腾讯等等。它强大的资金和技术能够支持它们的跨境布局。其中大部分企业掌握了较为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在医学影像应用方面实现突破的优势。
三是技术型企业;如连心医疗,脉流技术,依图技术,汇医慧影,深睿技术等。它们以场景或行业数据为基础,聚焦于应用层建设,提供最终解决方案。技术公司大多有自己的算法,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领域布局较早,深圳人工智能协会在准确率上也更有保障,因此受到资本青睐,主要依靠融资和部分收入来支撑业务发展。
3.人工智能典型医疗影像企业
设想科技(病灶识别和标识典型企业)
2016年成立于北京,是一家具有人工智能医疗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欧盟CE认证、日本PMDA医疗器械认证、美国FDA认证和中国NMPA肺部人工智能认证等多个类别的人工智能医疗公司,在四个主要市场获得了认可。推进科技运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发医疗人工智能全流程平台,包括人工智能部署管理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研究平台和人工智能临床应用平台,构建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如医疗质量控制、健康管理、科研创新等。当前的核心产品包括:InferRead全系列解决方案(CT Pneumonia肺炎的智能辅助筛查和疫情监测系统,CT肺部疾病智能解决方案,DR胸腔疾病智能解决方案,CT卒中智能解决方案,CT骨疾病智能解决方案,Mammo乳腺疾病智能解决方案,DR儿童生长发育智能解决方案),InferScholar人工智能学者的科研平台,InferSight影像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InferMatrix人工智能产品和算法集成平台等。到2021年1月,深圳人工智能协会该科技人工智能执行点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在中国医疗保健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推想科技也完成了北美、亚太以及欧洲的战略布局,目前人工智能服务已经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
联心医疗(靶区自动勾画和自适应放射治疗典型企业)
2016年成立于北京,目前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科技园,是一家致力于肿瘤放疗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以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面向医院放疗部门,第三方影像和放疗中心,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器官自动勾画、目标区域勾画、自动放疗计划、放疗质量控制等技术工具和云服务,同时以互联网和云服务平台为基础,为广大放疗医生和理疗师群体用户提供专业的远程协作和放疗运营网络服务,主要产品放疗轮廓勾画软件目前已获得国家三类器械认证。目前,连心医疗已与四川省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60多家全国100强大型三甲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阿里健康、平安科技、飞利浦、中国移动等企业集团成为合作伙伴。
公司创立者章桦本硕毕业于东南大学,博士学位于荷兰癌症研究所,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第一位“张首晟奖学金”获奖者、“天府英才计划”特优人才,拥有8项发明专利,6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在Radiotherapy&Oncology,Phys Med Biol,Med Phy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8篇国际会议论文,获2012荷兰肿瘤论坛最佳临床研究奖,2014 SIAM(科学和应用数学协会)Travel Grant。
脉冲科技(典型的三维图像重建企业)
2017年成立于杭州的脉流科技,是心脑血管病智能诊断与治疗的领导者。脉流科技是一家基于医学大数据,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为心脑血管病患者提供精确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麻省理工、帝国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为核心研发团队,在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核心团队既懂技术,又精通临床。我们提供全套心脑血管病治疗方案,涵盖心脑血管病的智能筛查,检测,诊断和手术准备。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医院、影像中心、体检机构等进行精确、个性化的诊断与治疗,为患者和临床医生带来更好的诊断与治疗体验。
脉流科技不仅在脑血管病的智能诊断和血流动力学的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自主创新的无创功能学评估系列产品AccuFR于2019年12月8-10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举行的世界心血管领域创新大会(ICI)上获得了2019年度心血管领域最佳创新奖。中国自主研发的AccuFFR系列产品于2020年3月19日获得欧盟CE认证,脉流科技成为CE市场上第一家拥有CT-FFR和angio-FFR系列产品,并拥有独立软硬件产品的全球领先企业。到2020年7月,脉流脑卒中产品AnueFlow被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深圳人工智能协会。在二十六位院士的见证下,脉流科技于2020年12月20日在济南举行的第四届世界生命科学和技术大会上获得生命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人工智能医疗影像领域投资分析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领域的投资事件分析及展望
据IT桔网统计,2013-2020年我国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领域的投资事件共113起,总投资额52.36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开投资事件97起。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投资热潮达到顶峰,随后出现大幅下滑,2019年投资金额同比下降67.29%,投资案例数同比下降53.33%。人工智能医学影像项目投资金额在2020年恢复到2018年的水平,达到17.21亿元,但项目数基本保持不变,仅为13个。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医学影像领域的投资热潮已退去,投资机构筛选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创新企业更为谨慎。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在肺结节、眼科等领域扎堆,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之后进入的企业很难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另一方面,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那些已经获得了医疗设备许可、将来能够进入医院的招标采购、投资回报更有保障的企业。
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的A轮融资是行业发展阶段的一个分水岭,大多数公司都处于天使轮、A轮和B轮融资阶段,融资规模集中在千万元以上。其中,A轮融资事件最多,占49%,说明行业产品或服务体系已被市场认可,具有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开始在市场中展开竞争。以获得资助的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企业2020年的情况来看,其融资周期均在A轮及以后,说明人工智能影像行业已进入发展期,企业将加速产品认证申请,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就投资地域而言,北京是我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领域最热门的地区,共有43个投资事件,占45%;长三角地区有31个投资事件,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杭州,分别有16个和13个;华南地区有1个,深圳有10个;西部地区有8个,华中地区有4个。
㈡人工智能医学影像领域的典型投资机构
在2013-2020年期间,共有146家投资机构参与到我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领域的投资,其中115家投资机构仅参与过一次,31家投资机构参与过一次以上。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领域,红杉中国是最活跃的投资机构,在过去的八年中,投资过它10家公司,分别是推想科技(4家)、体素科技(4家)、数坤科技(1家)、依图科技(1家)。随后华盖资本和君联资本相继出手,分别6次和5次。华盖资本分别对数坤科技(4次)、志诺维思(1次)、德尚韵兴(1次)、君联资本(2次)、迪英加(2次)和维卓志远(1次)进行了投资;
一、华盖资本
成立于2012年,华盖资本是由来自国内外业内知名投资机构的专业人士共同创办的专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主要从事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目前华盖资本管理着医疗基金、TMT基金、文化基金等多个股权投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50亿元,主要投资于医疗保健、TMT、文化三个成熟期行业项目。“华盖医疗健康基金”是由华盖资本领投的一系列专注于医疗健康产业的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已有30多家国内知名的医疗保健行业上市公司,多家大型保险等金融机构,多家知名母基金,以及政府引导基金等共同发起成立。公司专注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三大领域,致力于在中国快速成长的医疗健康全产业链投资和整合机遇,坚持价值发现(独立挖掘)与价值创造(投资后增值)相结合的投资理念。过去华盖资本的投资案例有博雅辑因、启德制药、九强生物、海和生、博圣生物等。
二、远毅资本
成立于2016年,在北京、上海、苏州和香港设有办事处,是一家早期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投资于医疗健康技术领域,致力于在医疗设备和设备、精准诊断、移动医疗和服务三大赛道上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公司。现在,远毅资本的首期基金包括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已经投资了38家企业。远毅资本投资团队合伙人包括杨瑞荣、陈强和投资总监宋仍然、唐轶男等人,已在海内外主板上市或并购退出的前12家所投公司中,有多家已成为行业龙头。远毅资本以往投资的案例有:华大基因(SZ:300676),微点生物(NEEQ:835054),中科创达(SZ:300496),汽车之家(NYSE:ATHM),燃石医药,奕瑞光电,安诺优达,点融网,腾云天下等等。
三、将门创投
将门创投成立于2015年,是一个全新的创投机构,以技术创新为切口,其核心团队成员曾是微软创投在中国的创始团队,所有成员均来自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领先企业,如微软、英特尔、华为,他们在技术创新、投资、技术和产品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拥有超过15年的专业经验。将技术与商业相结合,涵盖医疗、运输、金融、制造、零售、房地产、科技等多个行业,致力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投资创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激活商业场景,实现商业价值,重点在机器智能、物联网、自然人机交互、企业计算等领域。曾经的将门创投投资案例有文远知行、赛福基因、禾赛科技等。
4.创世伙伴资本
创世伙伴资本成立于2017年,由KPCB中国首席执行官周炜领衔的TMT团队,在管理了十年国际顶级资本中国基金后,共同打造了一个新的品牌。创世伙伴资本创造了10年早期投资项目成功率达到30%的纪录,并在公司成立3年半后实现了万咖壹联和确成股份两个项目的IPO,另外,过去的投资案例还有京东、宜信、启明星辰、瑞尔口腔等。

协会公众号

展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