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科学普及: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分类导航 Nav

科学普及: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 分类:展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25 09:4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人工智能”词条由多名专家撰写,该专家被称为“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百科科学词条评审专家委员会”。

科学普及: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概要描述】“人工智能”词条由多名专家撰写,该专家被称为“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百科科学词条评审专家委员会”。

  • 分类:展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25 09:40
  • 访问量:
详情

google Photos自动帮我们家的小盆友制作了一个1分10秒的音乐视频,还自作主张地用中文命名为“宝贝长得真快”,然后在我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把它推给我。说真的,之前 Google Photos自己做的那些东东我大部分都看过一眼就删了,只有这次,很有感染力,很有保存价值,很感动。说实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人性化和有趣。

 

后来有人说:“这是根据规则做的吗?”google Photos上有很多人的娃都是用同一个名字上传视频的耶。它是否属于人工智能?

 

哦,的确是啊,这年头,脸部识别已经很成熟了,从一大堆照片中辨认出同一个人,然后再根据时间顺序,找一组照片、视频,按固定的模式做一个剪辑——全是动作,全是动作,看起来一点也不聪明啊。

 

反过来说,这不过是几年光景啊。多年前,大家不也是把人脸识别叫做人工智能吗?为什么今天不能看到人脸识别呢?是因为技术不再惊艳吗?哎呀,人都喜新厌旧啊。

 

可想而知,我这么多年来拍的数千张照片,都是被人家传到 Google Photos上的,人家并没有抱怨,还知道你根本没有时间整理娃的照片,或者根本就没有时间为娃准备长篇大论的相册,人家主动帮你做了,还感动了你,还感动了你,人情味、科技味俱在,这还算不算智商和情商?这不是人工智能吗?

 

到处乱说,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啊?

 

首先看一看国内的童鞋要学习人工智能,不翻墙就能看懂什么是什么。在百度百科中,“人工智能”词条由多名专家撰写,该专家被称为“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百科科学词条评审专家委员会”。如此权威的专家所写的词条,头几段定义上最重要的一段只注明了原意,是一篇名为《人工智能,科大讯飞志在何处?公关软文的宣传,真不知道这几个专家是要普及知识还是要推销产品。试想一下,百度百科上那句定义其实也是抄来的一本老教材,不信你搜一下,不仅能搜到教材的名字,还能搜到数以千计的把它作为公务员、成人教育等千奇百怪的考试试题的网页链接。一句技术性的话,核心定义的品质还很高,后面展开的关于人工智能的章节,真的不知会伤害到多少求知欲强的中小学生(高能预警:长虹智能电视后来又“意外”将专家们混在一起宣传)。

 

​​顺便说一句,知乎上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页面的定义大概是直接从百度百科拿来的,也没有注明出处,墙内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传播现状可见一斑。(题外话:有时间就写一个小程序,对分析墙内网络中各种低级知识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向进行自动分析,看看受害者是多些公务员、白领、中小学生还是更多。)

 

书本归于正传,我以前读过的课本上,根本就不会有那麽屈从的定义。据我所知,人工智能的定义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变化。有些表面化的、未能揭示内在规律的定义早就被研究者抛弃了。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定义被广泛接受。用哪一个定义通常取决于我们讨论问题的背景和所关注的焦点。

 

在此贴一篇最近撰写的科普长文,简要列举、分析几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人工智能定义,或者仍然受欢迎的人工智能定义(Stuart Russell, Peter Norvi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Third edition,归纳得比较清晰,可供参考)。分析和讨论这些定义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与古代哲学家们围坐在一起研究“人何以为人”或与科幻迷们讨论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相似。事实上,许多实用主义者反对形而上学的讨论,他们会大声说,“嗨,管他叫人工智能怎么样?这不是说机器能帮人解决问题吗?”

 

这是描述信息

协会公众号

这是描述信息

展会公众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GAIE小助理 GAIE小助理
邮件: mkt@saiia.org.cn
客服热线 0755-88917464 工作时间: 9:00 - 19:00